咨询热线

0933-8719144

功能介绍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功能介绍

中西节日文化比较十篇

时间:2024-03-14 19:29:59
更多
  

中西节日文化比较篇1

[关键词] 中西方节日 文化软实力 民歌

引言

伴随经济全球化,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西方节日对中国的影响与日俱增。许多年轻人对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不甚了解也缺乏激情,却盲目地追求庆贺西方节日。西方节日的涌入带动了相关商业活动的发展,激发了人们对于国外生活的向往,而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却日渐被冷落,与之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濒临消亡的危险。有学者质疑中国的节日能否同样影响外国友人,推动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如何能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2006年12月来自北大等名校或科研单位的十位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圣诞节”问题的看法》,提出国人在文化上陷入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根本原因是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他们呼吁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①。面对西方节日的冲击我们虽应以开放的态度了解西方节日以扩大对外交流。但同时更要树立中国文化的主位性,关键是使国人深入了解中国节日的起源、特色,及其反映的民族心理、民族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探索其折射出的文化底蕴。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中西方节日比较

1.中西方节日所呈现的差异

(1)节日命名方式差异。中国节日多以“岁时节令”命名,西方节日多以宗教人物和事件命名,反映了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世俗性与宗教性的差异。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存依赖于土地。农作物的长势是百姓心情的“调控台”,而农作物的长势势必受节气的影响。因此,中国传统节庆多依照农历节令产生。中国最重要的节日—— “年”即是如此。按照古书记载,“年”本身就包含有五谷成熟、丰收的意思。又如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端”是开始的意思。《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所以“端五”也可写为“端午”。 再如八月十五谓之“中秋”,又名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还有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重阳为农历九月初九,腊八为农历十二月初八。

西方主要流传了宗教性节日。统治西方人们思想和道德的基督教受到了广泛的尊崇。因而围绕基督教的各种宗教活动被人们作为最重要的节日延续下来。集中表现为复活节、大祈祷日(丹麦特有的一个宗教节日)、耶稣升天日、降灵节、圣诞节等。此外,西方国家也不乏有些为纪念曾为民族或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人而以其名命名的节日,如哥伦布纪念日(又称发现日), 情人节,卡蒙斯日(即葡萄牙国庆日),圣马力诺节(即圣马力诺国庆日)。

(2)崇拜对象及崇拜方式的差异。西方节日主要体现对上帝的崇拜。因为基督教世界里神只有一个——上帝。西方宗教节日的庆祝因各国风俗而异,但必不可少的项目是做礼拜或洗礼等宗教活动。复活节的日出礼拜可追溯到古代庆贺日出的春节活动。复活节期间穿新衣服象征新生活的风俗来自早期基督教徒于复活节举行的洗礼活动。在耶稣升天节,信徒们要去教堂望弥撒,或早起去聆听唱诗班的晨唱。天主教会举行庆祝耶稣升天节的弥撒。在圣灵降临节中节日庆祝活动要从教会特别主日礼拜延伸到街头的表演和狂欢,在这个节日行洗礼和坚信礼对基督教徒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圣诞节前夜人们前往教堂做晚弥撒或晚礼拜。

中国节日最重要的文化特征是具有极强的世俗性及泛神性。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人文精神与自然崇拜相结合的基础之上的,其基本的哲学思想是主张神灵与人二者之间和谐共处,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因中国地大物博,国人崇拜神的种类、方式、祭典仪式与西方有很大差异。在古代春节来临人们要举行腊祭祈年活动。腊祭祈年既为祭祀先祖、百神,又使农民在农事之余得以休息和娱乐,并祈望丰收。再如上文提到的“腊八”也是人们在丰收后举行盛大祭典大拜天地祖先。腊祭所拜之神据文献资料所载有:先啬神、司啬神、农神、邮表畷神、猫虎神、坊神、水庸神和昆虫神。

(3)中国的饮食文化与西方的送礼文化。中国这样一个传承千年餐饮文化的泱泱大国在重要的传统节日中自然少不了特色美食。饮食文化不仅仅是关于饮食本身的文明成果,而且内化为一种具有信仰、禁忌等文化意义的民族心理,成为文化的隐喻象征符号体系。大年初一第一餐各地所吃颇有讲究:湖北团风人喝鸡汤象征平安;江西鄱阳人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福建闽南人吃面寓意年年长久;台湾人吃“长年菜”寓意长生不老;关中、河南部分地方吃饺子与面条同煮的饭叫“金丝穿元宝”、“银线吊葫芦”。中秋节吃月饼,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用月饼寄托思乡之情。正月十五吃元宵象征团圆吉祥。“腊八”喝腊八粥延年益寿。端午节吃粽子为纪念屈原;寒食节吃寒食纪念介子推。

而西方的节日食谱很少有特定的文化意义,且许多节日的食谱相近。可以找到特别的象征意义的要属情人节的巧克力,象征甜甜蜜蜜、美满幸福,可它主要不是作为食物而是作为礼品表达其象征意义的。真正具有象征意义的是“复活节”的彩蛋,因为基督教把彩蛋当作新生命的象征,基督复活的象征。

虽然西方节日的饮食文化没有中国的博大精深,但他们节日送礼文化却传达了特有的民族精神。每年送礼之王当属圣诞老人。他是整个西方文化精神传达的使者。圣诞节的活动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给予与获取。“父亲节”、“母亲节”,孩子们送鲜花或小礼物以表达他们的爱和感激之情。“情人节”,不仅爱人间而且朋友间互送礼物。这些小礼物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4)中国人重视亲情,关注国家发展,西方人崇尚个性张扬,关注自身的快乐。中国节日多以家庭、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节日里全家要吃团圆饭,要阖家共渡。中国人强调“有福同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喜欢与亲友分享自己的喜悦之情,互送美好祝福。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活动大多展现出中华民族强烈的家庭观、民族观和社会群体观念,如除夕吃团圆饭、春节期间拜年、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赏月吃月饼等。中国人讲究举国同乐,普天同庆,要“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紧密相连。因为这样的心理中国才能连续二十多年组织强大阵容的春节联欢晚会。在春晚中回顾过去一年的收获与成就,传达真挚的祝福,表达对国家最美好的祝愿。

西方人在节日中十分注重“个性的张扬”。在风靡欧美的狂欢节中每个人都充分张扬自我,释放自我。狂欢、游行和聚会是西方节日中重要的自我释放方式。在宗教和历史的影响下,西方人追求欢乐,也通过忏悔、内省或祈祷净化个人灵魂,寻求自我解脱,他们更关注个体的心理体验和感受。

2.中西方节日所呈现的共同点

(1)两者均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各国人民都庆祝新年的到来,都向亲友表达良好的祝愿,对未来生活有美好的期待。

(2)两者都传承尊老爱幼的文明火种。中国有敬老节、重阳节。老人为后来人创造优秀文化,精湛工艺,他们挥洒汗水而奠定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根基,因此中国人讲究不能忘本。西方人同样感激辛勤抚养自己的父母。西方的父亲节、母亲节就是对所有父母的价值的肯定。

(3)两者都敬仰纪念重要的历史人物。中国有端午节、寒食节,西方有哥伦布日、圣露西节,纪念人们心中的英雄。

(4)两者都追求完美的爱情。西方有为忠于爱情的人们设立的情人节,而中国有牛郎织女鹊桥会的七夕节。人们都利用这样的节日向自己的爱人表达爱慕之情。

(5)两者都有对富足生活的渴望。中国有腊八节,西方有感恩节。无论在以农业还是畜牧业为基础的国家,人们都希望自己一年的辛劳有所收获,渴望过上富足舒适的生活。人们借此节日感谢神灵的保佑,犒劳辛勤的劳动者,祈祷来年风调雨顺,衣食无忧。

结论

1.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民族艺术体现重要价值

就节日本身而言,因各国迥异的历史而存在差异,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种类颇多,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体现了我泱泱大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历代信奉的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思想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在现代的建设和发展中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的饮食文化显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勤劳和善良。中国人重家庭,重亲情,关注国家命运的传统彰显出中国人强大的凝聚力,是国家坚实、强大的基础!是国家蒸蒸日上的不竭动力。因此传承中国传统节日,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西方节日有着诸多差别也呈现出许多共同特征,表现了人们共同的心理取向和价值取向。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在汲取西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为我所用的同时要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踏出国门。中国与法国、俄罗斯互办国家年使中国文化得以展示于世界舞台上,吸引更多外国友人关注了解中国文化。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巧妙途径——民族艺术。人们都有对艺术、对美的追求,因此民族艺术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因民族意识的差异所在,文化交流中我们不妨求同存异。首先根据各族人民共同的民族心理、价值取向用我们的民族艺术感染外国友人,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而后逐步传播中国文化,用中国的优秀文化影响与我们相距甚远的西方文化,跨越国界,消除隔阂,从而为我国经济的跨国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运用民歌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

笔者在研究民歌的过程中发现民歌作为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优秀载体,从而在文化和经济发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民歌是广大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作的结晶,真实地表达了人民的民族心理、价值取向。基于上文对于中西方节日比较得出的中西方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民族心理,可知民歌中所展现的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对富足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必然能够引起外国友人的共鸣。外国民歌也具有记录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和表达人们美好心愿的作用。同时,中国民歌内容极其丰富,它所展现的中国独特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对国外友人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因此民歌能够担当起中国文化传播的桥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确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注 释:

①周锋利等.倡议书“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圣诞节问题的看法”[OL]http://.cn/s/p/2006-12-21/103811850958.shtml,2006,12.

参考文献:

[1]盖国梁.节庆趣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宋兆麟,李露露.图说中国传统节日[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西安公司,2006.

[3]朱子仪.西方的节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李丽敏.论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节日的回归[J].鸡西大学学报,2009(8).

中西节日文化比较篇2

关键词 文化 传统节日 背景差异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

Cultural Background Difference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ZHANG Xin, YANG Yue

(College of Humanities, Xi'a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nxi 710071)

AbstractTraditional festival is a folk culture created by human be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s the difference in agricultural color, religious, worship and beliefs and the pursuit of value differences, resulting in different festivals in the west and east. This article explores differences of culture background in east and west by the comparison of major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the west and east.

Key wordsculture; traditional festival; background differences

1 中西方主要传统节日比较

1.1 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

(1)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春节的到来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2)圣诞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又称“主降生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诞生的日子。在圣诞节,大部分的基督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平安夜举行礼拜,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圣诞节本是一个宗教性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全民性的节日。在西方国家里,圣诞节也是一个家庭团聚和喜庆的节日,他们通常会在家里陈设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

从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长期以农为本,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春天来临,要开始新一轮的播种和收获;而圣诞节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1.2 中国的鬼节和西方的万圣节

(1)鬼节(Chinese Ghost Festival)。中国农历的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民俗信仰,于是益加普及。每逢农历我国的华族必定会隆重举行"庆赞中元",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灯结彩、设坛、酬神。

(2)万圣节(Halloween)。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前夜起源于不列颠凯尔特人的传统节日,在10月的最后一天,他们相信这是夏天的终结,冬天的开始。在这一天,人们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

随着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今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而中国阴历七月十五也被认为是鬼门关大开,阴间的鬼魂回到阳间来探望亲人的说法,在这一天会有很多人烧纸钱、蜡烛悼念先人。

1.3 中国七夕节和西方的情人节

(1)七夕节(the Double-Seventh Day)。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2)情人节(Valentine's Day)。关于情人节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一个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徒瓦伦丁因为带头反对罗马统治的迫害而被捕入狱。典狱长的女儿对他悉心照料,无微不至,两人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是瓦伦丁并没有获释,于公元270年2月14日被处死。行刑前他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血书,表白真情。基督教徒为了纪念瓦伦丁,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这两个节日都是具有爱意的节日,中国的七夕具有世俗性及泛神性。而西方的情人节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节日。

2 中西方节日的文化背景差异

2.1 农业色彩和宗教色彩

中国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形成了以节气为主的传统节日。在古时候,因为生产力低下,常为冬天的寒潮所侵扰,又为粮食的匮乏所担心,因此盼望春天到来进行耕种。当然,西方节日中也不乏与农业有关节日,但由于西方基督教的兴起及工业社会商品经济取代了农业经济,人们对天气的依赖逐渐减弱,而是各种宗教意识诞生出的传统节日。

2.2 神灵崇拜和上帝信仰

中国早期的社会结构是建立在以自然崇拜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习惯势力的基础上,其基本的哲学理念是主张神灵与人二者之间相互的协调与平衡。中国传统的神灵,大多是人们进行诉求时的自然崇拜,而不是一种求得心灵净化、精神升华的终极崇拜。

在西方,人们大多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创造者。人类的祸福、寿夭、贫富等都是上帝先天注定赐予的而非后天求得的。上帝和耶稣的概念已经印在他们脑海中,比如圣诞节就是基督徒把这一天当作耶稣生日来纪念的节日。

2.3 集体主义和个性主义

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在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受儒家伦理道德的熏陶,在表达感情方面都比较保守、细腻和含蓄。是将个体融入群体中,强调以群体、大局为重。在传统节日中的表现是注重血缘性的家族全体成员能共享团圆。如“春节”、“中秋节”等都有一些“团聚”、“团圆”等俗规礼节。

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热衷于挖掘个体价值,追求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人们在节日里充分张扬自我,宣泄自己的情感。比如情人节当天,人们可以向自己所爱的人毫无保留的表达爱意。因而西方情人节也越来越受到中国年轻人的青睐。

3 结论及意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节日对民族性格的塑造、民族情感的凝聚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一个民族民众参与最广泛的文化象征。它承载的是文化,传递的是感情。尽管中西方节日在农业色彩和宗教色彩、崇拜和信仰以及价值追求上有差异,但人们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相同的。了解西方的节日文化,能更有效的达到交流、增进了解、促进友谊,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和机遇的世界里更好的加强沟通和交流。

迫于当今社会各种压力,人们的日常生活往往是单调的重复,缺乏生气,节日会对人们单调的社会生活增加色彩,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焕发人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高钰.浅谈中西方节日文化对比[J].文化与文化研究,2010(8):102-103.

[2]郭贵丽,张立玉.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8):55-58.

[3]李安辉.中国民俗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4]钱彩琴,朱金兰.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比较与跨文化交际[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36-38.

[5]唐功志,王眷晖,慈丽妍.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55-157.

中西节日文化比较篇3

【关键词】社会习俗文化 差异 影响

一、中西社会习俗差异

礼仪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一直以来都是秉承着严以律己而尊敬他人的方式去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国素以“礼仪之邦”的美誉立足世界,许多国人在国际上的礼仪表现也让其他国家的人对中国有了一个很好的印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遍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这就使得各国的习俗差异出现在交流当中,然而这种由文化和习俗所造成的误会何影响并没有得到重视,如果长此以往的任其发展不去加强对西方礼仪文化和传统习惯的理解和肯定,那么就可能引起双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和误会,进而导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难以继续下去。因为影响着各地区文化习俗的因素很多,但其主要原因就是可能存异,造成了不同宗教的人们各自遵循所信仰胡宗教礼仪。这一因素同样也适用于中国。中国的礼仪进程也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统一过程才有了今天的成果。在西方的文化习俗发展期间,其教育,科技 新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才形成了如今的区域性文化习俗。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施,中西方跨国交际也愈加频繁,但其参杂其中的差异也日渐明显,因此,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怎么去兼顾中西两国间的问题俨然成为了主要问题。

1.1会面礼仪差异

1.1.1问候礼仪

在当今社会当中,见面互相问候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社交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问候不仅能拉近心灵距离,消除陌生隔阂,也成为了与亲朋好友寒喧的一个重要手段。问候对方这一礼仪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人素养的标准之一。见面亲切友好的问候不仅仅体现其良好的修养,道德水平的高低,也体现了其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在中国,一般的问候语都诸如此类“到那儿溜Q了?”“干嘛去了?”“去哪儿啊?”我们用这种方式和问候来传达出对对方的关心,这种“唠家常”的方式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但如若是在西方国家,你的这种问候很可能已经触及到对方的底线。因为国外根本没有此类言语,外国友人很注重自己的隐私,他人无权干涉,也不希望他人过于干涉自己的私事。一般他们的问候都是“hello”或者“how is the weather?”他们把这种当作纯粹的生活礼仪,并不把它当作认识的手段,所以当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当中有人向你说“what a beautiful day!”的时候,你应当给予回应来表现你的友好态度。

1.1.2称呼礼仪

称呼礼仪,他传达出的是个人修养和其社会生产力的反展程度,经济发展的速度与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力和社会需求。但由于中西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了许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称呼差异。中国人习惯称自己为“在下”用“您”来称呼他人,一般只有彼此熟悉的人方可“直呼其名”而西方国家则用“you”来称呼对方。家中成员也不分年长年幼,一般都以姓名或者昵称来称呼,但在中国这是不可行的,必须尊卑有序,尊老爱幼,不然就会被当作不礼貌。

1.2餐饮礼仪的差异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在地理位置上又相对处于中间位置。所以这便造就了区域所特有的饮食习俗。从“民以食为天”的理念就可以看出,饮食在国人心中所占有的比重。人们经常都会将重要的事宜和决定都放在一场别开生面的隆重的美食宴上面。但有时候却不会去过度地追求菜的口感,他们所追求的是在一起的氛围和许久不见的寒暄。在中国,以左为尊的礼仪相传已久,招待贵宾,贵客都要坐在左上,但在西方则恰恰相反,入座的时候男士为了男士示以尊重,会为女士打点好一切。在中国,酒在宴会上必不可少的,人们认为喝酒能够减少尴尬,活跃气氛,便于进一步的认识了解。而西方对于酒文化则截然不同,他们不提倡过度饮酒,认为只要尽兴就行。

二、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差异

2.1传统节日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的悠久文化历史具有重要作用,节日的由来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生活地点有着重要的联系,它体现了人们丰富的感情世界,寄予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每个民族的节日,能还原出其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由此可见,传统节日文化对于文化习俗的影响多么深远。

2.1.1 为何当今社会,中国的节日越来越不受到国人的喜爱,节日气氛也越来越淡,而相比其他国家的节日却在国内流行起来。首先我觉得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而西方由于受宗教影响时间较长,所以其节日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比如复活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人们心中有,那么节日便会被传承。加之中国的节日庆祝大多以家庭为中心,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而西方的节日更多的是突出集体性和互动性,他们倡导以自我为中心,崇尚张扬的性格,这便是为何在西方的经典著作当中,个人英雄主义成为了社会意识主流,人们喜欢互相交流,群体参加又体现出了人人平等,自由地表现自我的特点。从用餐时的桌子就不难看出,中国人喜欢用圆桌来营造一种团结,和气的气氛,这是一种传统,西方人习惯用方桌,他们的重点并不在于食物,而是在于个体之间的交流。所以,中式体现的是全体共享式,西方宴会体现的是个体交流式。当然,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不仅仅只有这些,还跟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将会面对更多的陌生文化,风格迥异的行为习惯,也会存在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所以,我们必须在发扬我们原有的传统文化的时候熟悉新的文化。

总结:在保持住自己风俗习惯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其他风俗文化,首先是要去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然后再了解地域性文化。因为只有理解了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减少误会的发生,礼仪也是一种意识流的软文化,只要是文化就肯定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比较,一个缺乏礼仪的国家肯定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而一个礼仪不标准统一的的社会也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创建和谐社会,礼仪是首要的,现今的中国无论在物质,精神,文化上面都需要进行改变,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集百家之长。形成一套完整且符合国人的价值观,方能塑造当代中国新的社会文化体系,从而实现社会和谐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9-1

[2]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 魏光奇.天人之际;中西文化观念比较[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 包凡一.外国人这样看中国[M].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9

[5] 谢艳明.西方文化与风俗指南[M].河南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

中西节日文化比较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中美文化 渗透

英语是初中阶段重要的教学科目,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与双向跨国交际能力的提高。英语综合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学习英语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与学习态度等。这些能力的提高都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文化背景。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导知识的基础上渗透中外文化。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语言,更恰当地使用语言。语言是在某一个文化情境下存在的,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但是文化背景会限制语言交流,只有在规范地文化背景下才能更正确地运用语言。所以,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不只是要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更要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文化。我国强调集体注意价值观,英美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更强调个体的作用,所以,学生如何要在学习了英语的基础上更得体地运用英语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初中因故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国外文化,同时还要掌握自身的传统文化,比较两者的异同点,进行适当地文化渗透,培养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渗透的具体方法

(一)对中外文化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中外文化的渗透。教师可以着重比较两种文化,根据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讲解两种文化的异同。在英语教学课堂,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成小组,让其讨论自己对英美文化的理解,在讨论过程中与自身的传统文化比较,使学生切身地感觉到本国文化与国内文化的差异性,使得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和洞察能力提高,进一步深入地理解了不同的文化。在文化的渗透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外国文化的内涵,同时弘扬自身的优秀文化,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例如:在讲解外国人对话的场景时,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同学进行场景演示,中国人见面与外国人见面会怎样打招呼。外国人见面通常会说“It is a fine day today”。而中国人见面的问候语便是询问“你吃饭了吗”?让两组同学分别将两种见面场景表演出来,让学生在对话场景中去理解两国的文化。再如:外国人不喜欢谈论工资水平,而我国对这一问题比较开放。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教师在展开英语教学时,要重视深入挖掘西方传统节日的内涵,讲解西方节日产生的背景,提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肯定是比较了解自身国家的传统节日的,在讲解西方国家节日时,教师除了讲解节日的由来,还可以借助一些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将节日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深入理解西方的万圣节、感恩节等。通过播放西方节日庆祝的短片,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查找西方国家相关节日的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对话与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深入地感受西方国家节日的氛围。最终促使学生保留对西方文化的兴趣,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增加文化素养,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充分地利用教材,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地让学生学习一些常用的日常用语。充分地挖掘教材的内容,发现教材内容以及英语语句中体现的西方文化,有意识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深入讲解其文化内涵。例如:我国的姓是排在第一位的,名跟在姓的后面,但是国外却是相反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了解这一文化。还有中国人在做客时会在盘中剩下点吃的,表示礼貌,但是国外要将其全部吃光,表示自己很喜欢。当询问别人是否有吃的时候,经常会问some,而不是any,因为西方人想听到肯定的答案。所以这种固定的应发,教师在课堂讲解时要将西方文化高速学生,帮助学生记忆,加深学生的理解,下次做选择题时就不会选择any这个答案了。同时,西方人表达要会说Yes,不要会常用No,thanks。而中国人即使想要想回礼貌性的拒绝,这更体现了中国人含蓄的特点。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还要重视学生对国外文化的掌握与了解,使得学生在掌握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更得体地运用英语知识。在进行英美文化渗透的过程中,也要弘扬自身的传统文化,在比较两国文化的异同中,促进学生培养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感,最终实现学生双向跨国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高丽.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中国文房四宝,2014,(01).

[2]金广环.浅议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渗透[J].信息教研周刊,2014,(03).

中西节日文化比较篇5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礼仪

中国正以飞速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中(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礼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在中(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打招呼

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it?”

二、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三、招待客人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Bye!””Seeyoulater!””Seeyounexttime!””Goodnight!”

四、节日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ringFestival,theDragonBoatFestival,Mid—Autumn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Christmas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五、词汇语言的文化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the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在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学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比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又如: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六、文化等级观念

中(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workinghard,evencowboycanbe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秘书礼仪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讨。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进入WTO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

中西节日文化比较篇6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274-01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甚至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特点,历史,风俗,习惯等。文化的传播亦靠语言这个重要工具,所以要想学习一个民族的语言,应该先从文化入手。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虽能够对英语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但还不免因为对英美文化了解的不够全面而导致语用错误。当学生对英美文化不了解时,他们就会从自己民族的角度考虑问题,先入为主地用汉语思维和语言习惯去表达英语,导致表达出来的完全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即中国式英语。这种现象给我们以启示: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英语,表达流畅地道,不光要单纯地传授语言点,语法,表达法,还要讲解他们的由来,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和中国文化的差异。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运用英语,才能培养出具有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使其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

一、中西方文化中问候语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的时候通常会问对方“吃了没有”,“干什么去”,中国人认为这是一种亲切,自然的沟通开始。但在西方这样的问题会使对方感到摸不着头脑,很奇怪你为什么会这样问,使对方产生误解,认为你干涉了他的个人隐私和自由,使对方无法接受。西方人见面的问候语通常会是关于天气或旅游等问题。比如在大学英语口语考试中经常听到外教问学生最喜欢去哪里旅游,喜欢那里的什么等问题。那是因为西方人觉得这个话题比较轻松,随意,但中国人可能认为这个没必要去谈论。

二、中西方文化中称呼语的差异

中国表示称呼的词很多,关系的表达也很复杂。比如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女儿,儿子,姑,姨,舅,大爷,姑父,叔叔,舅妈,大娘等等表示辈分的词,把对方的性别,关系表达的很详细。而英语中通常只用一个词就可以表示多个称呼:例如用grandpa表示爷爷,姥爷;grandma表示奶奶或姥姥;用aunt表示姑,姨,舅妈等;用cousin表示堂兄,堂弟,堂姐,堂妹;用father-in-law表示公公或岳父;用mother-in-law表示婆婆或岳母。在汉语中我们可以在姓氏后面加“老师,经理,主任,校长,院长,工程师”等词作称呼,表明身份。但英语中不可以把这样表示身份,职业的词直接和姓氏连用,你不能说“teacher Wang”,“manager Zhang”等等。

三、中西方文化中话题的差异

中国人喜欢谈论对方的年龄,收入,是否结婚等话题,认为这是关心的一种表现。然而英美国家却不喜欢这样的话题,觉得这是在窥探其个人隐私。所以在英语中对陌生女子的称呼可以用Ms,而不能在不知道对方是否结婚的情况下冒昧的用Miss或Mrs,也不要随便问人的工资是多少。再比如我们中国人在彼此很熟悉的情况下会比较关注对方的胖瘦,认为这样也是一种关心。但英美国家的人对这样的话题会感到你很不礼貌,使其尴尬,无法回答。所以在与外国人交流时,请不要谈论涉及对方年龄,婚姻,工资,信仰等方面的话题,以避免造成误解和尴尬。

四、中西方文化中礼仪的差异

你很少听到在中国的家庭中家人会为表示感谢而对对方说“谢谢”,这样会让人感到关系疏远,不那么习惯自然。而英美人却无论什么场合,人物关系都可以使用“Thank you”,这是被他们所接受的一种礼节。在收到别人送的礼物时,西方人会当面拆开并表示谢意,表达自己很喜欢这个礼物。但中国人会认为当面拆开很不礼貌和难为情。在听到他人对你的赞美之词后,中国人会很谦虚地说“过奖了,哪里哪里”,而西方人却大方地接受并回答“Thank you”。

综上所述,中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有细微或明显的差异。如果学生对这些文化差异没有一定的了解,必然会犯语用错误,交际起来不那么顺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把中西方文化差异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去。

五、在教学中引入文化信息和文化内涵

在原来的外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词汇,语法和句子的讲解,只讲解它们的自身含义和用法,并没有将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内涵讲出来。这样导致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必然记忆不深,实际应用起来也很困难。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学量的西方文化,把词汇,句子和文化联系起来渗透给学生,还可以适度地增加关于西方文化的话题。比如在课文中遇到西方节日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西方节日的历史及庆祝方式,把中国的节日和西方的节日进行对比。中国有其特有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等。西方也有其特有的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复活节等。而且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中国人也越来越喜欢过一些西方的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树立文化意识,了解西方文化背景。

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加听说练习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多,学生练习的内容少,学生由于缺乏练习就容易出现语用错误。若要解决交流的实际问题,教师应该放弃固有的教学模式,多给学生交流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听,说的过程中体会西方国家语言的特色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对比记忆。同时可以考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电影,幻灯片,图片等使学生能够把教材与英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交际礼仪等知识结合起来。通过观看和对话练习使学生对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有更浓厚的兴趣去了解,自然能够耳濡目染。

总之,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教学的过程更应该是文化了解的过程。只有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注重实际练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交流运用能力,准确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1):94.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9.

中西节日文化比较篇7

关键词:西方文化;小学英语;必要性

一、小学阶段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

语言好似一面镜子,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内涵,这其中包括了该民族的历史、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现在小学英语教学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文化教育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真正学好语言。

在我国,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母语对这个年龄的儿童影响不是很大,他们能很快地过渡到第二语言。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西方文化教育是可行的。对于不是生活在第二语言环境的语言学习者来说,有意识地学习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小学阶段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了解英语中的简单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②对一般的赞扬、请求、感谢、电话等做出适当的反应。③了解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④了解初次见面时的一些禁忌。⑤了解英语国家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及节假日等。

二、小学英语西方文化教学的方式和途径

1.把握教材中的文化亮点,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渗透相关的文化知识。以教材为线索,寻找有关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识,通过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进行教学,在对比中感悟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比如表达感谢,一般来说,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但是,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可以用于任何任何人。别人送礼物,中国人一般都会推辞一番,说“不用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如果想要就不必推辞,只要说“Yes,please”或者“Thank you”就可以了。而且中国人收礼物,当时不会打开看的,认为打开看是对送礼物的人的不礼貌。但是在英语国家人们通常是当面就打开礼物,并对礼物赞美一番,表达出喜欢的意思,这样才是对送礼物的人的尊重。学生如果对这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清楚的话,在学习时一定会有不少的障碍。

2.通过教学词汇渗透西方文化知识。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使得人们对于同一个词汇有了不同的解释,交际运用时也就产生了一定的障碍,甚至闹出一些笑话。因此,要想学好英语词汇,更好地与人交流,在平时的词汇教学中就必须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否则,就无法和西方国家人士进行交流。当西方人说“You are a lucky dog”的时候,中国人可能就不能理解。因为狗在中国文化中有诸多的贬义,如“走狗”、“丧家狗”等,但是在西方人眼中,狗却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有“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等常用词语。同样,龙(dragon)作为中国古老的图腾,是吉祥和智慧的象征;但在西方文化中,它却是邪恶的象征和厄运的预兆。

3.通过创设真实的文化情境,渗透西方文化知识。文化意识的渗透也不应拘泥于单纯的课本教学。比如圣诞节到了,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关于圣诞节的风俗习惯,包括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故事、圣诞节玩什么、有什么好听的圣诞歌曲等。利用教室的设施,围绕一个主题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英语气氛。比如万圣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一起画鬼脸,做南瓜灯,玩“Trick or treat”等。

三、课外活动也是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

1.通过以文化为主题的活动渗透西方文化知识。节日是儿童最喜欢的日子。感恩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郊外野炊,指导学生制作南瓜饼等西方食物来感谢大地对我们的恩赐。适时举办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如新年晚会、生日晚会、圣诞晚会等,让学生在真实的主题活动中感受西方文化。在新年联欢会上,笔者让学生齐唱歌曲Happy New Year,并配上舞蹈,学生互相赠送自制的贺年片。

中西节日文化比较篇8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领域中,社会文化因素一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英语教学一直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教学,忽视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致使许多人只会在考卷上做题,而不能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不仅要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开放合理的跨文化意识,忽视语言的文化内涵就会导致社交语用失误,造成判断失误,交际受阻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语言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所以说,语言与文化唇齿相依,学习第二种语言也就是学习第二种文化。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自然也离不开文化教学。我国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现代英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这告诉我们不要单纯地进行就语言而语言的教学,还要重视跨文化教学,以扫清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障碍。以下是我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几点做法。

一、注重英语词汇文化内涵的意义

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是经过长期积淀而成的。一些很有文化内涵的成语、惯用语、谚语、俗语和格言等都来自成语典故、神话传说、文学名著,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可以为学生介绍其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其来龙去脉,以便理解其深刻内涵。例如:tea这个词在英语国家使用的频率高,由tea派生出“tea-time、tea-break、morning tea、afternoon tea”等,在澳洲甚至可用来指正餐以外的一餐,学生不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就不能深刻了解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在英语国家,tea-time指日常工作,学习时间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指喝杯茶,人们在这段时间还喝牛奶、咖啡及吃小甜点,如果主人某日邀请你下午去他家“have tea”就是大家聚在一起闲聊,喝上一杯咖啡,吃些休闲的小甜点,这和中国人“喝茶”的意义不同。另外,“black tea”是红茶之意,而不能歧解为黑茶。如果对英语词汇的文化背景了解不透,就经常引起意义上的歧解。比如“green-eyed”不能按字面意思歧解为“绿眼睛”,正确的含义是“眼红的、妒忌的”。还有一些词和句子,因为两种文化背景的不同而相差甚远,比如以狗为喻体的词在中国多含有贬义,故有“狗腿子”、“”、“狗头军师”等之说,而在西方国家,狗却是忠诚、可靠、英勇、聪明的象征,是人们最好的朋友,最喜欢的宠物,比如说:“Every dog has his dog”(人人都有得意的日子),“a top dog”(身居高位的人),“a clever dog”(聪明的孩子)等都表达了人们对狗的喜爱。再说“cool”一词。如果按字面上的意思就可能歧解为“残酷、无情、狠毒”等意义,可在西方则是“冷静、新潮、时尚”等含意。现在年轻人很容易理解并接受西方文化,“cool”总被喻为“酷”。许多俗语、成语也有它们特定的文化内涵,如“to rain cats and dogs”意为“倾盆大雨”;“a black sheep”为“害群之马”;“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汉译就是“入乡随俗”。很多英语单词也有它们的感彩,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有所不同。如“亲爱的(dear)”一词,在英语中,dear这个词可用在许多场合,表示对人的尊敬、羡慕或爱,或作为称呼别人的一种习惯,不表示任何特殊的感情;英语国家的人们在夫妻、情人或父母和孩子之间,如想表达非常亲密的关系时,还常常用“darling(亲爱的)”来表示,而中国人在感情表达方面比较含蓄,很少用“亲爱的”来称呼别人。以一窥全貌,以“dear、darling”来看,西方人的热情开放一览无余而东方人含蓄深沉耐人寻味。英语教师有责任架起东西方文化的桥梁,让学生多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此外,了解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最好做一些词汇比较研究,只有比较学习,才能对其文化内涵有深刻的理解。英语中“politician”和“statesman”都指“政治家”,但“politician”往往具有很强的贬义色彩,指的是为谋取个人私利而搞政治,耍手腕的人,而“statesman”指那些善于管理国家,有威望的高级政府官员。又比如在课文中出现“peasant”一词,学生在介绍家庭时会说:“My parents are peasants.”其实此处的“peasants”用法不恰当,英美国家的人听了会以为中国农民地位低下,教师应告诉学生“peasants”在英语口语中指“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一般指未受过教育的人、粗野的人。在此句中得当的用法应为“My parents are farmers”。

二、注重中西方交际文化的差异

所谓交际文化,主要指两种文化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发生影响的言语中蕴含的文化信息,即词、句、段中有语言轨迹的文化知识,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要侧重交际文化,因为交际文化会更直接影响交际的成功。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异,如打招呼、告别、各种称呼,祝贺与赞扬,谈论天气,答谢,年龄与收入,个人隐私等在英汉两种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内涵。就拿中西方“打招呼”的方式来说,汉语和英语所用的习惯用语存在较大的差异。“吃了吗?”是中国人见面时相互问候的客套话,而英美人日常问候语“Hello,How are you!Good morning.”等。西方人喜欢用名字直呼别人,以示亲切,但若以此称呼中国人,特别是女士的名字,则犯了大忌,表现为不礼貌。如果按照中国的礼貌文化,称西方人为先生、女士,而对方按照西方的习惯,直呼中国人的名字,那么双方都会感到别扭,习俗的不同在于:西方人注意的是呼语上的双方亲切,中国人则更注意长幼尊卑的亲疏远近。再比如在汉文化中,交际者听到赞美后往往自谦说:“哪里、哪里”“我做得很不够”或者“这是我应该做的”。在英美文化中,但听到别人说:“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时,他们往往只说一声:“Thanks”,因为英美国家中,称赞对方或对方的家人是很重要的一种社交习惯,被人称赞时,要表示乐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谢,不要急于否认或自贬,也不要表现得忸怩不安。再如中国的中秋节和西方的感恩节,虽说两种节日的文化背景不同,但中国的中秋节庆祝月圆之时,合家团圆之刻,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西方的感恩节,感谢上帝赐给人们丰衣足食,感谢劳动者勤奋和智慧,后演变为庆祝合家团聚,与中国的中秋节有着相同的含义。所以说中西文化既有差异又有相通之处,交际文化既存在撞,又存在互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进行中西文化比较,教“Thanksgiving Day”这一课时,我们不妨跟我国的中秋节做比较,让学生收集感恩节有关的资料,如感恩节的由来,感恩祷告和感恩节游行等,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这一重大传统节日里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感受感恩节的狂欢和节日里热烈的气氛,在中西方文化比较学习中,扩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注重中西方价值观、思维观的差异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对什么是可取的,什么是不可取的指向性考虑和评价,价值观通常可确定个人、群体或社会的行为方式、生存形态和交往准则。西方人认同“Self-reliance”(自立)要求个人生活和工作上的问题自己解决,不依靠父母亲朋。比如美国式的“自己动手”(do it yourself)要求无论男女老少,高低贵贱,事无巨细一律自己处理。十几岁的儿童打工赚钱买溜冰鞋或是千万巨富亲自整理花园都是常事,不依靠别人,自我服务被看作光荣的事,西方人崇尚“Equality and freedom”,在社会上,无论是总统和首相与平民的区别只在于职位不同,责任不同,所拥有的权势是民众通过国家赋予的,只会遭到弹劾。在家庭,父母有教育子女的义务,并无干涉子女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平等的。在学校,师生之间也是平等的,朋友式的相处,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直呼其名,以示友好、亲密。这对中国学生来说令人费解和难以接受,因为中国素来师生观念较强,有“一日之师,终身为父”的说法,人对父母不能直呼其名,对教师直呼其名也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在教育上,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人道主义的教育观都重视对人的培养,其差异在于:中国的传统教育主要是谋求人的道德完善,而西方教育则立足帮助人,发展理性潜力,确立人的价值与尊严。正是两种教育的不同,造成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

综上所述,学习英语,不仅仅要学习语言结构,更要学习语言的文化内涵。英语是我们的第二种语言,与汉语言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差异的关系,只有在中西方文化比较中学习才能更深地领悟语言的实质。现在中国加入WTO组织和对外开放、旅游、经商等使大家更多地接触到老外,多了解一些中西方文化差异,减少交际摩擦和交际障碍,这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英语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同时还要挖掘课文中文化信息,比如词汇中的文化内涵,交际口语中的文化差异及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等等。向学生展示异域风采,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师生要架起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努力实践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2]岑国桢.学校心理辅导基础.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中西节日文化比较篇9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差异;社会认同;中西方

[中图分类号] G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053-02

节日是人类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群体现象,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目前,节日被赋予了很多特殊的意义。在节日里,人们所传达的不仅是彼此之间的情感,它其实更像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精神的体现者,是一种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的寄托。中西方的传统文化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笔者试图在文中探寻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交流的时代,如何以一种正确的姿态面对不同地区、国家、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以便能更好地实现彼此之间的交际。

一、中西主要的传统节日

(一)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一个节日。它是在每年农历的一月一日,俗称为“过年”,与西方的圣诞节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春节的时候,远方的游子们都会赶回家与家人团聚。在春节这天,中国民间有着贴春联、倒贴“福”字的习俗。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的五月五日,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定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而在南方两河流域的地段,人们在这一天还要举行赛龙舟大赛。中秋节是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因为该节日多是在秋天的中期,所以叫中秋节。这一天,人们要吃月饼,月饼象征着团团圆圆,到晚上的时候还会有赏月的习俗。这三个节日是我国民间最主要的传统节日,除此之外还有清明节、腊八节和元宵节,等等。

(二)西方主要的传统节日

圣诞节是西方人纪念基督徒的主神耶稣诞生的日子,时间为每年的12月25日。按照习俗,人们在这一天需要互赠贺卡和圣诞礼品,还会装扮圣诞树来庆祝。复活节是为了纪念主神耶稣复活的日子,时间为每年春分后第一次月圆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按照习俗,人们在复活节的前夕要相互祷告,而在节日当天则要互赠彩蛋。感恩节是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这一天奔走于天南海北的游子们要回家团圆,品尝以“火鸡”为主食的盛餐。此外,西方较为重要的节日还有万圣节、狂欢节和愚人节,等等。

二、中西传统节日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一)宗教文化的不同

中国传统的节日体现的是一种泛神论和世俗化的特征。比如说中国最为重要的节日――春节,它是源自上古时代的腊祭,腊祭即是在岁终的时候祭祀众神的日子。而西方的节日多是凸显一种基督教文化,无论是最为重要的圣诞节还是复活节,其最为悠远的精神依托是基督教里的文化载体。

节日的习俗也是承载民族文化的重要支柱,我国的节日习俗也体现着泛神论和世俗化的特征。比如说在春节时要打扫卫生,这象征着辞旧迎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把“福”字倒过来贴,象征着“福到了”的吉祥话语。而在西方里的圣诞节当天,要装扮圣诞树,上面还要挂些小甜饼,这代表着一种赎罪的意愿;复活节里的彩蛋则代表了复活后的欢喜与生命的绽放。

(二)价值取向的不同

中西方的传统节日还凸显出价值取向上的差异。综合来说,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多的是代表集体主义精神,而西方的传统节日则代表的是个人主义精神。

之所以有以上的不同,是由于中西方均受自身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更多的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强调的是“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价值观,尊崇着辈分制以及长幼有序的家族观念。所以在中国社会中会更多地强调血缘以及家族的地位,进而体现出集体主义的观念。而在西方国家则不同,其社会更多的是受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由于文艺复兴倡导的是个人至上,保护人权等理念,崇尚个人的自由和解放,所以西方的节日里都会体现出个人主义的色彩,比如在节日里的盛装打扮、狂呼狂庆都是自由、独立精神的具体体现。

(三)饮食文化的不同

中西方的传统节日也体现出饮食文化上的不同。比如在中国的春节里,人们要吃饺子,在端午节的时候要吃粽子,在中秋节吃月饼……而在西方的传统节日里,人们多以烤类食物为特色,比如在复活节的时候要吃“烤兔”,感恩节的时候吃火鸡,英国在圣诞节的时候会吃烤鹅,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传统节日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上的差异。

三、全球化浪潮对本土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洋节”在中国占据着一席之地。有些国人会因此感到恐慌,认为“洋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霸占和侵凌,担心西方的节日在中国的地位越来越高而湮没本国的传统节日。像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感恩节等都是我们身边耳熟能详的西方节日,这的确证实了西方节日在中国社会中的入侵趋势愈发猛烈。与本土的传统节日相比,一些国人更加热衷于西方的节日,可见这些担心也并非没有道理。

在当今世界多元化发展与交流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要想守住自己本国的一方净土而免受他国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交流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调整自身的心态。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们需要学会以一种全新的状态找到自己在国际中的地位。不应过多的排斥这些外来的节日,而是要找到自身的位置和状态,迎接这种必然的文化“冲击”。

四、“洋节”冲击下的冷思考与社会认同下的建议

(一)由个人本位到公共文化的诉求

文化中所包含的事物是没有所谓的好坏与对错之分的,实际上它们都是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下产生的必然选择。节日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也有着它该有的状态。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彼此在过分地烘托了一种敌对的情绪和排外的心理,将文化上的交流曲解为外来文化的侵略,这有悖于文化的包容性发展和宽容流。在面对中西方不同的传统节日时,应该更多的将个人的激愤与排斥心理转化对为人类文明的尊重以及对社会公共文化的诉求和敬仰。

(二)由扬中抑洋到中西互补的追寻

中西方的传统文化是在国际交流与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下逐渐碰撞的,每个习俗中都有它值得珍视的地方。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通过不同节日的交流可以交换不同的“水土”,也可以去了解在不同“水土”之下成长的人文特色。

每一种习俗和节日都有它的存世价值和人性精神意义。应该扬长避短,学习他国文化里的精髓,吸收他国的宝贵精神财富,从扬中抑洋的态度转变为中西互补的价值追寻。

(三)由官民博弈到自由选择的释放

当前中国部分传统节日中存在着政府的文化施政性,从政府到民间的各种选择好像都存在着一种约束性,即一种政府下的严格保护,殊不知群众愈是被紧看就愈是想挣脱。最好的行为是给与大众一定的自由选择性,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准绳,况且多数情况下人们并没有对“洋节”考虑太多,而仅仅是一种娱乐或者消费心理,大可不必形成“节日危机”或“文化侵略”这样的偏激想法。

(四)由无序状态到规范引导的发展

在认识到“洋节”已不可避免的要对我们产生影响的时候,我们需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规划,让其在中国的大地上有规则、有秩序地存在,而不再持着一种敌对和排外的心理。所以说,政府需要在“洋节”这种无为的状态之下对它们进行积极地干预,给本国的传统节日更多的空间,这样才能实现不同国家传统节日文化的交流和借鉴。

中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是由种种地域、历史等因素的协同作用而产生的。不管这些差异以一种怎样的面貌存在着,在今天的世界交流的大背景之下,它们都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碰撞与交流。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它们,是如今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其实国民可以试图从多种角度去理解、去解读这些不同国度里的文化差异,尊重每一种文化与节日习俗,多领略它们的精彩之处,少一些排斥与敌对。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承华.文化与人格[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2] 常天.节日文化[M].沈阳: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3]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4] 谭颖沁.中西文化整合与我国文化发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2).

中西节日文化比较篇10

时任外务大臣的麻生太郎2006年时就公开声明,与其它国家比较起来,日本的电视外交太弱;而外务省发言人高岛肇久也认为日本没有享受到与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地位相称的媒体报道,而此次世界电视频道的推出便是要填补这一空白。他曾说“日本要建立全英文国际频道⋯⋯现在的首要目标就是赶上CCTV-9”。他认为,只有这样,日本才能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国际舆论氛围,扩大全球影响力。

CCTV-9是我国第一个以非母语播出的国际新闻频道,于2000年9月25日开播。2004年5月频道全面改版,增加国际新闻的报道量,将频道定位从“了解中国的窗口”变成“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窗口,同时强调新闻报道的中国视角并提出要提供一幅更加平衡的世界图景。CCTV-9在全世界139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海外用户覆盖总数为9650万户。而NHK目前理论上收视的家庭数量为8000万户,并有望到2009年3月底达到1.1亿,在5年内这个数字可以增长到1.5亿。

本文将从频道的栏目设置和部分目前监测到的新闻内容来分析它的频道定位,并与CCTV-9进行比较,探讨同是亚洲国家的中国和日本如何开展电视外交,展示本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立场。

中日英语频道的栏目设置比较

两台的节目基本上都可以分成新闻和专题或纪录片两大类。NHK World TV的节目设置是每4小时循环1次。所以除了整点新闻以外,大多数节目一天都要播出6次。新闻类节目只有两个:整点播出的《新闻快报》(Newsline)和周播的《亚洲七日》(Asia 7 Days)。专题或纪录片类的节目分类较多,包括艺术、商业、料理、纪录片、时尚、访谈、日本文化、音乐、学日语、科技、社会、流行文化、旅游等16类共32个子栏目。但是其中某些节目分类有重复的现象。

CCTV-9新闻类的栏目较多,包括《新闻1小时》、《今日亚洲》、《财经报道》、《文化报道》、《今日话题》、《体育报道》、《今日世界》、《环球望》、《综合新闻》、《今日中国》、《一周回顾》等11个栏目。专题类栏目包括:《中国各地》、《华夏文明》、《中华艺苑》、《学汉语》、《纪录片》、《外国人看中国》、《自然与科学》、《高科观察》、《旅游指南》、《人物聚焦》、《新探索》等11个栏目。

以下将两台的栏目设置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并加以比较说明。

时政类:NHK World TV立足亚洲,CCTV-9放眼全球

两频道基本上都是在整点播出半小时的新闻节目(NHK周末的整点只播出10分钟新闻),不同的是,NHK World TV虽在其频道Logo中提出“观察亚洲的窗口”这样的口号,但是这一点却没有从新闻节目的设置中体现出来,在新闻内容方面的表现也不是很突出。如NHK World TV对亚洲国家新闻时事的重点关注放在每周2次的《亚洲七日》栏目中。

相比之下,CCTV-9的新闻节目有如下特点:首先,新闻节目按照主题进行的分类比NHK详细,每天的整点新闻中分别制作时政、财经、体育、文化和时事访谈等节目;其次,周末在两个不同的栏目(《一周回顾》和《今日世界》)中分别盘点和深度分析本周重点国内和国际大事;再次,按照新闻的地域划分新闻栏目,比如播报国内新闻的《今日中国》栏目,关注亚太地区新闻的《今日亚洲》栏目以及《综合新闻》、《环球望》等融合国内国际新闻的栏目。这样,CCTV-9的新闻节目就可以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报道国际国内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新闻与事件,体现中国在国际传播中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的宗旨。

经济类:NHK更加注重深度报道本国经济人物与产品

两个频道的财经报道关注的重点基本上都是本国的财经资讯。NHK World TV的三档财经类节目都是专题性质的节目,关注具体的财经人物、重视推介日本本土的产品和生产技能,主要的时效性较强的财经新闻已经在整点的《新闻快报》中播出。

CCTV-9的财经类节目《财经报道》是作为新闻类节目播出的,每天播出6档,每档30分钟。财经类新闻的深度报道是放在栏目中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播出,所以对于财经人物以及“中国制造”产品的推介不如NHK有深度和力度。如果去除枯燥乏味和也可能唬人的数据,NHK World TV可以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达到宣传日本经济的目的,而这一部分也许是CCTV-9应该注意的问题。虽然不知西方中国“经济”的诱因是否与我们对经济数据强调得过多有关,但确有研究发现,CNN的新闻报道中,很少像中国这样给与经济类新闻如此高的关注度。

文化艺术类:NHK World TV分类细致,CCTV-9包罗万象

一国的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是了解该国的重要渠道。NHK World TV和CCTV-9也在这个方面不遗余力,开拓出各种各样的栏目介绍本国的情况。两台也有一些比较相似的栏目设置,比如学日语和学汉语、旅游指南和周游日本、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或者日本等等。CCTV-9的7个栏目虽然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但几乎每个栏目都包罗万象,什么都可以说。而NHK World TV的栏目设置则比较细致,分类也非常详细,14个不同的栏目基本上涉及不同的主题或者不同的地域。例如将时尚、音乐、厨艺等放在不同的栏目中播出;而在CCTV-9中这些内容都放在《文化报道》一个栏目中播出。NHK这样细致的分类虽然显得比较琐碎,但是对于外国人了解日本却大有帮助,而且能够满足受众不同的需求,或对日本不同侧面的关注。

科技类:NHK World TV周末放送,CCTV-9频繁播放

两台的科技类节目设置比较相似,NHK World TV的播出频率不像CCTV-9那样频繁,基本上放在周末人们休息消遣的时候看,节目的时间也比较长(每期45分钟左右)。中国向来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曾提出“科教兴国”的主张,而有些富于中国特色的内容,比如中医,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海内外人士的关注,但是在CCTV-9的栏目设置中没有体现出来。

社会类:NHK World TV更偏重娱乐化、个性化

如前所述,NHK World TV栏目设置非常细化,娱乐性也比CCTV-9强,比如它介绍千奇百怪的个人爱好。在突出亚洲视角方面,每月末推出一档《亚洲之声》,讨论亚洲地区的社会时事,还关注亚洲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为年轻人寻找理想的工作提供帮助。节目的服务性质比较强。其中一个比较有特色的节目是《日本一隅》(Japan on Site),它采用了时下比较流行的真实电视的方式,在某地架起摄像机,让观众看到在日本某处正在真实发生的事情或者存在的状态。这与西方印象中中国对很多事情遮遮掩掩,不够透明形成鲜明对比。在中国,这种播出方式只在国内的都市电视台中用过,而且引起过颇多争议。

中日英语频道新闻内容对比

笔者集中监测对比了两个频道2009年2月4日19时和2月5日上午8时、12时播出的三档节目,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它们的新闻内容及其特点。

头条新闻没有重合现象在所监测的3档新闻中,我们发现两台的头条新闻没有出现重合的现象。NHK World TV的头条有时与日本有关,有时无关。CCTV-9的3档新闻头条都与中国有关,尤其是与国家领导人相关。主要原因还是中国的对外宣传重视国家领导人在国家形象中的重要作用。

新闻的信息量接近在早中晚3档新闻中,NHK World TV和CCTV-9的有效新闻条数(去除新闻提要、提要回顾、天气预报)分别是:NHK15、14和13条,CCTV-9为16、34和14条。如果与CCTV-9《新闻1小时》前半小时的节目相比,两台每档新闻播出的新闻条数相差不大。国际新闻与国内新闻的比例基本上是6:4,两台的总体情况比较接近。

新闻的广度和深度相差较大NHK World TV新闻报道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在广度方面,新闻报道的范围小,只集中在日本、美国、联合国、中国和一两个亚洲国家,内容上只有政治和日本的财经,其它如体育、文化、他国财经等消息都没有。CCTV-9新闻涉及的国家和地域都比NHK World TV多,且由于新闻栏目不同,涉及的新闻内容也比较丰富。在深度方面,由于NHK World TV大多是口划新闻,很难对新闻事件做深度分析、挖掘、预测或者评论。少有的深度报道只与日本有关。CCTV-9的深度报道以及对新闻的解读更多一些。两者的共同点是对美国的关注比对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多。

平衡原则相近,保守程度相远NHK World TV对平衡原则掌握得很好,如果新闻事件涉及两个国家,一定会报道两国的反应。由于不是国家电视台也不受商业利益的控制,在新闻题材的选取上并不保守。CCTV-9平衡原则掌握得好。但是由于是国家电视台,对某些新闻事件的报道仍必须考虑到国家利益,报道时间相对滞后,报道透明程度上“犹抱琵琶半遮面”。

对周末市场的理解不同 NHK World TV在周末缩短新闻的播出时间,由平日的每档30分钟,改为每档10分钟,将更多时间留给介绍日本文化的专题类节目。这也许是因为日本在日常习惯上认为周末是人们放松休闲的时候,所以轻松愉快的艺术或文化类节目可能比严肃而紧张的时政类新闻更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恰恰相反,CCTV-9有意抢占周末的新闻市场,播出深度解读和梳理国内事件和国际事件的两档节目《一周回顾》和《今日世界》。

CCTV-9如何应对NHK World TV的竞争挑战

NHK World TV的优势尽管NHK World TV推出的时候CCTV-9已经在国际传播领域打拼了8年,但是NHK有着与CCTV-9不同的天然优势。

1.NHK的历史悠久

NHK成立于1926年,1931年开始发送短波频率,1935年开始向海外传送广播节目。其业务与服务已涵盖电视和无线电广播,另外为海外的观众和听众同样提供电视、无线电广播以及NHK World Premium等服务。NHK制作的纪录片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2.NHK是公共电视台

NHK来自政府的资助微乎其微,可忽略不计,其运作经费来自受众交纳的收视费。因为是公共电视台,所以不设广告,也不得接受企业赞助资金。政府曾经有意增加对NHK的拨款,但被拒绝。NHK以合资公司形式出现,NHK公司拥有6成股份,4成股份被另15家股东占有,包括四家日本电视集团、微软公司和另一高科技公司NTTDoCoMo,这些投资者的股份不超过5%。这样的运作方式使得NHK World TV有较强独立性,新闻政策较灵活。

3.NHK World TV重视本国文化和节目的服务性

如前所述,NHK虽然有意与BBC和CNN比肩,但是它的理念不是直接在国际新闻的报道方面与他们较劲,而是选择了对国际受众来说比较新奇和有吸引力的日本本国文化。另外, 其节目设置非常人性化,服务性较强,即使不去这个国家,对日本人的衣食住行,过去与现状都有比较详细的了解。所有这些,都让NHK世界电视频道更容易被外国受众所接受。

NHK World TV对CCTV-9的启发 8年来,CCTV-9在学习与实践中探索自身的发展方向,在国际传播领域初见成效,成为一些西方学者热衷研究的对象以及部分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时热衷引用的新闻源。但是,其国际影响力还非常有限,NHK世界电视台争夺媒体话语权的方式可谓“独辟蹊径”,CCTV-9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应该扬长避短。

1.协调新闻性与政治性

目前,CCTV-9的优势就是对新闻的重视,提供与西方不同的新闻视角,用不同的栏目吸引不同区域的观众。但是“国有电视台”的身份使得我们的节目有时过度重视新闻的政治性而忽略了新闻性,可看性降低,容易被西方批评是“宣传机器”, 可靠性又大打折扣。这涉及中西方不同的新闻理念与价值观的讨论,但是如何协调政治性与新闻性的确是今后节目制作中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2.加强节目的服务性

有学者指出:对外传播工作是一种交流的工作,而我们的思想中,宣传的目的性超过了交流的愿望。这样一来我们的节目就很难做得好看。交流是一种互动,我们做出来的节目是为了给外国观众看,如何让外国观众不仅愿意看,看懂了还会有所反馈,这就需要增强我们的服务意识,加强节目本身的服务性,这点需要向NHK世界电视频道学习和借鉴。

3.重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NHK的电视外交打的是“文化牌”,文化的内容独一无二,有特色,更容易吸引眼球。一说起中国文化,我们通常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但是正因为如此,在对外传播的时候就容易“抓大放小”,难以深入,让人费解。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的文化经过上下五千年的发展,有传承也有革新,是一种动态的多姿多彩。我们既要让观众看到中国的历史文化,又要让他们看到今天中国人的现代生活方式,就需要我们对此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与思考。目前CCTV-9文化栏目的设置还是稍显粗糙,不够细致。

中国作为世界政治舞台上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有影响力的一支力量,其媒体也在越来越多的国际事务中发出声音,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中国媒体的报道。这一点是日本媒体无法比拟却努力要做到的。

地址: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崆峒西路229号   电话:0933-8719144
传真:0896-98589990
ICP备案编号:甘ICP备2020021788号
Copyright © 2012-2024 爱游戏(ayx)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